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墨钜特殊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专注特殊钢材10载以上
专业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钴基合金、精密合金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472787990
021-67899882

高温合金GH/NS

GH2018
GH1333高温合金
材料:GH1333
交期:30天
描述:GH1333是Fe-Ni-Cr基固溶强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以加入铬、钨和钼等元素进行固溶强化,使用温度在900°C以下。该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能力,易于加工成形和焊接。主要产品有板、棒、丝、带和管等。
规格:板,棒,带,线,管,可定制
在线咨询
  • 产品详情

    GH1333高温合金

    1合金介绍(由于图表较多,可与13472787990联系索取图表)
    1.1概述
    GH1333是Fe-Ni-Cr基固溶强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以加入铬、钨和钼等元素进行固溶强化,使用温度在900°C以下。该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能力,易于加工成形和焊接。主要产品有板、棒、丝、带和管等。
    1.2应用概况及特性
    合金可用作长期使用的地面和海上燃气轮机火焰筒和过渡段等其他高温承力件。该合金也是高温炉设备选作马弗炉罩、辐射发热管等耐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的材料。
    合金在薄板热加工工艺过程中,当加热温度或中间淬火温度偏高时,易出现网状碳化物。因此须釆用较高温度进行热轧和低温中间淬火工艺,防止网状碳化物的产生。成品薄板还应在足够高的温度下进行固溶热处理,才能彻底消除网状碳化物。
    1.3材料牌号
    GH1333(GH333)
    1.4相近牌号
    RA333(美)。
    1.5材料技术标准
    AMS5593A耐蚀合金薄板、带材和中厚板
    AMS5717B耐热合金棒材、锻件和环件
    1.6熔炼工艺
    采用非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或电弧炉+电渣重熔熔炼工艺。
    1.7化学成分
    摘自AMS5593A、AMS5717B和文献,见表1-1

    元素

    C

    Cr

    Ni

    Co

    W

    Mo

    Al®

    Ti®

    Fe

    质量分数/%

    ≤0.08

    24.00〜27.00

    44.00〜47.00

    2.50-4.00

    2.50〜4.00

    2.50〜4.00

    ≤0.20

    ≤0.20

    元素

    Nb®

    B①

    Si

    Mn

    S

    P

    Sn②

    Pb②

    Cu

    质量分数/%

    ≤0.20

    ≤0.006

    0.75-1.50

    ≤2.00

    ≤0.030

    ≤0.030

    ≤0.025

    ≤0.025

    ≤0.50

    ①文献:规定检验的元素。②AMS5593A和AMS5717B规定检验的杂质元素。

    1.8热处理制度

    摘自AMS5593A.AMS5717B和文献[1],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a)薄板、带材和中厚板,1170°C~1200°C,快速空冷,保温时间由板材厚度确定;
    b)棒材、锻件和环件,1093°C±28°C,水淬或快速空冷,保温时间每25.4mm厚度为l0min。
    1.9品种规格与供应状态
    1.9.1主要规格
    0.5mm〜4.0mm板材;厚0.05mm〜0.8mm带材;D≤300mm棒材;各种尺寸规格的锻件。
    1.9.2供应状态
    薄板、带材和中厚板经固溶处理+酸洗后供应,带材也可以冷轧状态供应;棒材、锻件和环件-般不经热处理供应。
    2物理、弹性和化学性能
    2.1熔化温度范围:1310°C~1365°C。
    2.2相变点
    2.3热导率(表2-1)
    2.4电阻率(表2-2)
    2.5热扩散率
    2.6比热容
    2.7线膨胀系数(表2-3)

    θ/°C

    100

    200

    300

    400

    500

    λ/[W/(m•°C)]

    13.0

    15.5

    18.0

    20.1

    23.0

    θ/°C

    600

    700

    800

    900

    -

    λ/[W/(m•°C)]

    25.5

    27.6

    30.6

    32.6

    -

     

    θ/°C

    20

    200

    300

    312

    400

    500


    1.208

    1.250

    1.258

    1.275

    1.298

    1.311

    θ/°C

    600

    700

    800

    900

    950

    1000


    1.321

    1.315

    1.325

    1.333

    1.339

    1.338

    表2-3

    θ/°C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500

    20〜600

    20〜700

    20〜800

    20〜900

    20〜1000


    13.6

    14.0

    14.4

    14.7

    15.1

    15.6

    16.2

    16.5

    17.1

    17.6

    θ/°C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4.5

    15.1

    15.5

    16.7

    17.7

    20.5

    19.1

    22.5

    20.5

    2.8密度q=8.23g/cm3。

    2.9磁性能
    2.10弹性性能(表2-4)
    2.11化学性能
    2.11.1抗氧化性能
    合金在空气介质中,不同温度试验100h的氧化速率见表2-5。
    2.11.2耐腐蚀性能

    θ/°C

    2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E/GPa

    198

    194

    190

    182

    176

    172

    167

    θ/°C

    700

    800

    900

    950

    980

    1000

    -

    E/GPa

    163

    148

    144

    130

    128

    127

    -

     

    θ/°C

    800

    900

    1000

    1100

    100h的氧化速率/[g/(m2-h)]

    0.028

    0.13

    0.18

    0.36

    2.11.2.1合金经燃气腐蚀,837°C〜865°C不同时间的试验结果见表2-6。

    表2-6

    试样尺寸/
    mm

    试验条件

    θ/°C

    持续时间r/h

    试样编号

    表面检验

    失重/
    (mg/cm2)

    腐蚀后

    去皮后

    D10*20

    试样腐蚀至规定时间后,炉温降至400°C出炉;燃料:胜利油田产的0号柴油(S约等于0.11%);
    燃烧比率:20%〜30%;燃气成分:7%〜9%CO2,8%〜12%O2
    (由于图表较多,可与13472787990联系索取图表)

    837〜865

    100

    3

    全黑

    浅灰

    0.36

    5

    全黑

    浅灰

    0.32

    300

    7

    全黑

    均匀发白

    1.20

    8

    全黑

    均匀发白

    2.66

    9

    全黑

    均匀发白

    2.59

    续表2-6

    试样尺寸/
    mm

    试验条件

    θ/°C

    持续时间
    t/h

    试样编号

    表面检验

    失重/
    (mg/cm2)

    腐蚀后

    去皮后

    d10*20

    试样腐蚀至规定时间后,炉温降至400°C岀炉;燃料:胜利油田产的0号柴油(S-0.11%);
    燃烧比率:20%〜30%;燃气成分:7%〜9%CO2,8%〜12%O2

    837〜865

    400

    11

    全黑

    均匀发白

    1.29

    12

    全黑

    均匀发白

    2.56

    13

    全黑

    均匀发白

    1.24

    500

    14

    黑灰

    未去氧化皮

    2.71

    15

    黑灰

    1.51

    11.2.2合金经海洋性燃气腐蚀,850°C和900°C不同时间的试验结果见表2-7o

    表2-7

    试样尺寸/mm

    空气燃料比

    盐分浓度/I

    θ/°C

    持续时间/h

    失重/(mg/cm2)

    宏观检验

    1.5*15*30

    39:1

    106

    900

    27

    3.7〜6.7

    铁灰色,局部块状积垢,腐蚀

    420*3

    44:1

    60

    850

    25

    2.34

    表面完整

    注:1.燃油:0号柴油。
    剥离溶液组成:150gNaOH+10gKMn(*+340mLH2O。
    人造海水化学组成:HgMgCl2•6H,O+1.2gCaCl2+40gNa,SO,+25gNaCl+l000mL蒸馏水。

    3力学性能

    3.1供货技术标准
    1.1技术标准规定的性能(表3-1)
    3-1

    标准

    品种

    热处理

    室温性能

    σb/MPa

    σp0.2

    δ5/%

    HRB

    AMS5593A

    薄板、带材和中厚板

    经消除连续碳化物网状组织的固溶处理

    <828

    -

    230

    W95

    AMS5717B

    棒材、锻件和环件

    1093°C±28°C®,水淬或快速空冷

    <828

    >242

    230

    <95

    ①厚<0.5mm的薄板和带材不要求延伸率指标。②保温时间每25.4mm厚度为10min。

    3.1.2生产检验数据、基值和设计许用值

    短时力学性能
    3.2.1硬度
    冲击性能
    3.2.3压缩性能
    棒材不同温度的压缩屈服点见表3-2。
    3-2(由于图表较多,可与13472787990联系索取图表)

    取样

    热处理

    在以下温度

    760°C

    871°C

    982°C

    棒材电弧炉

    1121T*30min/WQ

    218

    186

    99

    1204°C*30min/WQ

    220

    213

    114

    1204°C*30min/WQ+732°C*16h/AC

    257

    204

    117

    ①变形速度为0.005mm/min;每个数据均分别釆用不同炉号的三个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3.2.4扭转性能

    3.2.5剪切性能
    3.2.6拉伸性能
    3.2.6.1不同产品经不同冶炼工艺,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见表3-3和图3-1。
    3.2.6.2棒材和板材经不同长期时效,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分别见表3-4和表3-5。
    3-3

    熔炼工艺

    取样/mm

    θ/°C

    σb/MPa

    σp0.2

    δ5/%

    ψ/%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厚1.6冷轧板1190°DAC

    20

    764.4

    336.1

    53.2

    -

    500

    617.4

    210.7

    60.3

    -

    600

    588.0

    199.9

    54.0

    -

    700

    480.2

    198.0

    42.6


    800

    343.0

    197.0

    55.6

    -

    900

    215.6

    151.9

    78.0

    -

    950

    147.0

    99.0

    98.7

    -

    1000

    117.6

    82.3

    87.0

    -

    1050

    78.4

    57.8

    7.0

    4.6

    D90棒材1150°DWQ

    20

    754.6

    333.2

    50

    59

    500

    627.2

    254.8

    54

    54

    600

    568.4

    235.2

    51.5

    50.5

    700

    460.6

    215.6

    51.5

    40.5

    800

    343.0

    176.4

    79

    81

    870

    205.8

    117.6

    97

    94

    电弧炉
    +电渣

    厚1.5冷轧板1190qDAC

    20

    735.0

    -

    57

    -

    500

    578.2

    -

    55

    -

    600

    539.0

    -

    51

    -

    700

    450.8

    -

    43

    -

    800

    333.2

    -

    102

    -

    870

    205.8

    -

    105

    -

    900

    176.4

    -

    -

    -

    1000

    107.8

    -

    78

    -

    电弧炉

    棒材①
    1204°C
    *30min/WQ

    760

    426

    282

    48.1

    56.4

    871

    268

    234

    65.7

    65.3

    982

    135

    118

    74.1

    63.5

    ①晶粒度级别ASTM3〜5(7)级。

    表3-4

    熔炼工艺

    取样/mm

    热处理

    θ/°C

    σb/MPa

    σp0.2

    δ5/%

    ψ/%

    电孤炉

    棒材④

    1204°C*30min/WQ
    +732°C*16h/AC

    760

    431

    275

    47.5

    49.8

    871

    246

    225

    49.1

    61.5

    982

    135

    125

    27.4

    37.1

    ①晶粒度级别ASTM3〜5(7)级。

    表3-5

    熔炼工艺

    取样/mm

    时效规范

    20°C拉伸

    870°C拉伸

    θ/°C

    t/h

    σb/MPa

    δ5/%

    σb/MPa

    δ5/%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1.6冷轧板1190°C*10min/AC
    (可与021-6789*8711联系索取图表)

    -

    -

    764.4

    53.2

    235.2

    75.1

    900

    100

    774.2

    28

    225.4

    73

    200

    774.2

    26.6

    225.4

    73

    500

    686.0

    15

    215.6

    82.3

    1000

    627.2

    10.4

    205.8

    59.3

    2000

    558.6

    8.7

    196.0

    87.8

    5000

    588.0

    10.3

    186.2

    80.4

    3.3持久和蠕变性能

    3.3.1持久性能
    3.3.1.1不同产品经不同冶炼工艺,不同温度的持久性能见表3-6。
    3.3.1.2板材不同温度的持久应力-寿命曲线见图3-2
    3.3.1.3板材和棒材经不同长期时效,不同试验条件的持久寿命见表3-7。
    3.3.2蠕变性能
    3.3.2.1板材不同温度和应力、100h的蠕变性能见表3-8。
    3.3.2.2板材850°C不同应力的蠕变曲线见图3-3。
    续表3-6

    取样/mm

    θ/°C

    σ/MPa

    t/h

    δ5/%

    ψ%

    取样/mm

    θ/°C

    σ/MPa

    t/h

    δ5/%

    ψ%

    1.5冷轧板电弧炉+电渣
    1190°DAC

    870

    49.0

    >943

    30.4

    -

    厚1.5冷轧板电弧炉+电渣1190°DAC

    900

    39.2

    542

    52.6

    -

    900

    78.4

    13

    75.2

    -

    29.4

    3339

    38.0

    -

    68.6

    32

    84.6

    -

    棒材电弧炉1204°C*30min/WQ

    760

    166

    43.7

    -

    -

    58.8

    56

    70.8

    -

    871

    69

    235

    -

    -

    51.0

    154

    60.2

    -

    982

    41

    53.6

    -

    -

    表3-7

    熔炼工艺

    取样/mm

    固溶处理

    时效规范

    θ/°C

    σ/MPa

    t/h

    θ/°C

    t/h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81.6冷轧板

    1190°C*10min/AC

    -

    -

    870

    49

    595

    900

    100

    600

    200

    497

    500

    453

    1000

    441

    2000

    370

    5000

    240

    电弧炉

    棒材

    1204°C*30min/WQ

    732

    16

    760

    138

    164.4

    871

    69

    392.9

    982

    31

    203.2

    表3-8(可与021-6789*8711联系索取图表)

    熔炼工艺

    取样/mm

    热处理

    θ/°C

    a/MPa

    100h的蠕变性能

    εt/%

    εp/%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1.6
    冷轧板

    1190T/AC

    800

    69

    2.073

    2.014

    850

    25

    0.071

    0.058

    850

    41

    0.392

    0.315

    电弧炉+电渣

    厚1.5冷轧板

    900

    25

    0.065

    0.052

    900

    20

    0.053

    0.036

    870

    41

    0.215

    0.186

    3.4疲劳性能

    3.4.1高周疲劳
    3.4.2低周疲劳
    3.4.3特种疲劳
    3.4.3.1板材经不同冶炼工艺,不同循环温度的冷热疲劳性能见表3-9。
    3.4.3.2板材经不同长期时效,不同循环温度的冷热疲劳性能分别见表3-10和表3-11。
    3-9

    熔炼工艺

    取样/mm

    热处理

    θ/°C

    N/周

    裂纹长度/mm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厚1.6冷轧板

    1190°DAC

    700⇋20

    150

    0.5

    800⇋20

    80

    900⇋20

    55

    1000⇋20

    28

    电弧炉+电渣

    厚1.5冷轧板

    800⇋20

    101

    900⇋20

    62

    1000⇋20

    24

    表3-10

    取样/mm

    时效规范

    θ/°C

    265MPa,N/周

    θ/°C

    在以下循环周次,裂纹长度/mm

    θ/°C

    t/h

    30周

    60周

    90周

    120周

    1.6
    冷轧板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1190°C*10min/AC

    -

    -

    800U20

    88

    850U20

    0.06

    0.18

    0.36

    0.60

    850

    100

    75

    0.08

    0.20

    0.46

    0.71

    200

    65

    0.12

    0.28

    0.55

    1.16

    500

    94

    0.18

    0.40

    0.92

    1.47

    1000

    37D61(未断)

    0.23

    0.59

    1.34

    1.99

    2000

    34

    0.23

    0.52

    1.19

    2.08

    表3-11

    取样/mm

    时效规范

    ere

    N/周

    取样/mm

    时效规范

    θ/°C

    N/周

    θ/°C


    θ/°C

    t/h

    1.6
    冷轧板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1190°C*10min/AC

    -

    -

    85020

    108

    31.6
    冷轧板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1190°C*10min/AC

    -

    -

    900^20

    55

    850

    100

    95

    900

    100

    45

    200

    85

    200

    41

    500

    65

    500

    45

    1000

    50

    1000

    42

    2000

    57

    2000

    32


    -

    5000

    32

    ①产生0.5mm裂纹时的循环周次。

    3.5裂纹扩展速率

    3.6断裂韧度
    3.7松弛性能
    4工艺性能与要求
    4.1成形工艺与性能(表4-1)

    加工类型

    加热温度

    开锻(轧)/终锻(轧)温度

    备注

    锻造开坯

    ≤700°C装炉,1160°C土10°C

    开锻≥1050°C;终锻≥950°C

    中间淬火温度:1110°C〜1130°C;
    成品淬火温度:
    1170°C~1200°C

    热轧棒材及轧制板坯

    ≤700°C装炉,1160°C±10°C

    开轧≥1040C;停轧≥950°C

    热轧薄板

    荒轧:1130°C±10°C
    精轧:1120oC±10°C

    开轧1030°C~1080°C停轧≥800°C

    冷轧薄板

    总压下率为30%〜40%,轧后经1180°C±10°C*(10-15)min/快速AC退火处理

    薄板热加工工艺过程中,当加热温度或中间淬火温度偏高时,易岀现网状碳化物。因此须采用较高温度进行热轧和低温中间淬火工艺,防止网状碳化物的产生。最低固溶温度须在1150°C以上,生产中为全面防止网状碳化物存在,最佳成品热处理温度为1180°C~1200°C。

    4.2工艺性能(表4-2)
    4-2

    取样/mm

    热处理

    反复弯曲①/次数

    杯突深度e/mm

    深拉系数压

    厚1.6冷轧板

    1190°DAC

    21

    >11

    >1.97

    ①夹具R=5a,拔杆高度H=25mm。②凸模直径20mm,凹模直径20mm。③凸模直径45.4mm,凹模直径50mm。

    4.3焊接性能

    焊接后接头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见表4-3;持久性能见表4-4。
    4-3

    熔炼工艺

    焊接方法

    母材焊丝©

    在以下试验温度,接头g/MPa和K/%®

    20°C

    500°C

    700°C

    800°C

    870°C

    900°C

    950°C

    1000°C

    σb

    K

    σb

    K

    σb

    K

    σb

    K

    σb

    K

    σb

    K

    σb

    K

    σb

    K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氩弧焊


    764
    725

    100

    -

    -

    500
    441

    100

    363
    363

    100

    225
    245

    96

    186
    186

    95

    127
    137

    91

    -

    -

    电弧炉
    +电渣

    手工氩弧焊

    725

    98

    568

    98

    441

    96

    -

    -

    225

    100

    -

    -

    -

    -

    108

    100

    自动氩弧焊

    657

    89

    500

    86

    402

    88

    -

    -

    225

    100

    -

    -

    -

    -

    108

    97

    脉冲氩弧焊

    745

    98

    529

    90

    372

    82

    -

    -

    225

    100

    -

    -

    -

    -

    108

    97

    滚焊

    666

    91

    529

    91

    363

    80

    -

    -

    216

    100

    -

    -

    -

    -

    108

    98

    点焊

    单点强度

    -

    1061

    -

    807

    -

    628

    -

    -

    -

    843

    -

    -

    -

    -

    -

    205

    ①填料与母材同成分。②强度系数为焊缝强度占母材强度的百分比。

    4.4零件热处理工艺

    同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
    4.5表面处理工艺
    4.6切削加工与磨削性能

    采用重型刀具,并要采用低转速深切削的方法以使加工硬化效果最小。推荐的切削速度约为螺旋的40%。建议采用硫基切削液。对于绝大多数的切削操作,建议采用碳化物刀具和不锈钢刀具。
    5组织结构
    5.1相变温度
    5.2时间-温度-组织转变曲线
    5.3典型组织(可与021-6789*8711联系索取图表)
    合金的固溶组织为Y奥氏体,含有少量的TiN、以及MC,M23C6,Ml2C型碳化物(图5-1和图5-2)。
    合金在900°C*(100~5000)h时效过程中,析出MsG和MC,且逐渐转化为M12C,到5000h后,MmG很少,MC为主要析出相。时效100h后,晶内开始析出微量的η相,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岀量增多。合金长期时效后的组织及析出相形貌见图5-3。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