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墨钜特殊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专注特殊钢材10载以上
专业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钴基合金、精密合金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472787990
021-67899882

高温合金GH/NS

GH2018
GH4037高温合金
材料:GH4037
交期:30天
描述:GH4037是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使用在温度850℃以下。合金加入ω(Al+Ti)约4%,以生成γ'相沉淀强化相,并加入较多的钨、钼元素进行固溶强化,添加微量的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该合金具有高的热强性、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组织稳定性。适于制造工作温度在800℃~850℃的燃气涡轮工作叶片。主要产品有热轧和锻制棒材、模锻涡轮叶片。
规格:板,棒,带,线,管,可定制
在线咨询
  • 产品详情

    GH4037高温合金

    1合金介绍

    1.1概述

    GH4037是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使用在温度850℃以下。合金加入ω(Al+Ti)约4%,以生成γ'相沉淀强化相,并加入较多的钨、钼元素进行固溶强化,添加微量的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该合金具有高的热强性、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组织稳定性。适于制造工作温度在800℃~850℃的燃气涡轮工作叶片。主要产品有热轧和锻制棒材、模锻涡轮叶片。

    1.2应用概况及特性

    合金已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工作叶片,经长期使用考验,使用性能良好。

    合金中ω(C)在0.02%〜0.06%时,高碳比低碳的合金性能好;当以ω在0.05%〜0.06%时,合金综合性能好;当ω(C)高于0.06%时,合金易于形成粗细晶粒不均匀的带状组织。叶片毛坯在机加工时的掉块现象,与合金中硅的含量有关。合金在700℃左右有—定的缺口敏感性。

    1.3材料牌号

    GH4037(GH37)。

    1.4相近牌号

    1.5材料技术标准

    GB/T14992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GB/T14993转动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棒材

    GJB1953A航空发动机转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棒材规范

    HB5189航空叶片用变形高温合金棒材

    HB/Z140航空用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

    1.6熔炼工艺

    采用非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或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或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熔炼工艺。

    1.7化学成分

    摘自GB/T14992,杂质元素分析有区别的摘自GJB1953A,见表1-1。

    表1-1(未展现数据可与墨钜人员索取)

    元素

    C

    Cr

    Ni

    W

    Mo

    Al

    Ti

    质量分数/%

    0.03〜0.10

    13.00〜16.00

    5.00〜7.00

    2.00〜4.00

    1.70〜2.30

    1.80〜2.30

    元素

    Fe

    V

    B

    Ce

    Mn

    Si

    P

    质量分数/%

    ≤5.00

    0.100〜0.500

    ≤0.020

    ≤0.020

    ≤0.50

    ≤0.40

    ≤0.015

    元素

    S

    Cu

    Pb①

    Bi①

    Sn①

    Sb®

    As①

    质量分数/%

    ≤0.010

    ≤0.070

    ≤0.001

    ≤0.0001

    ≤0.0012

    ≤0.0025

    ≤0.0025

    ①GJB1953规定检验的杂质元素。

    1.8热处理制度

    摘自HB/Z140,转动部件用热轧棒材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1170〜1180)℃*2h/AC+1050℃±10℃*4h/缓冷+800℃+10℃*16h/AC,HBS341〜269。

    1.9品种规格与供应状态

    摘自GB/T14993和GJB1953A。

    1.9.1主要规格

    d20mm〜55mm热轧棒材和热轧扁材。

    (θ/℃

    100

    200

    300

    400

    500

    λ/[W/(m•℃)]

    10.9

    12.6

    13.8

    15.5

    16.7

    θ/℃

    600

    700

    800

    900

    λ/[W/(m•℃)]

    18.4

    19.7

    21.8

    23.9

    1.9.2供应状态

    热轧棒材和热轧扁材不经热处理、表面经车光或磨光后供应。

    2物理、弹性和化学性能

    θ/℃

    22

    100

    200

    300

    400

    ρ/(10-6Ω・m)

    1.33

    1.35

    1.37

    1.39

    1.41

    θ/℃

    500

    600

    700

    800

    900

    ρ/(10-6Ω・m)

    1.42

    1.43

    1.41

    1.39

    1.36

    2.1熔化温度范围

    1278℃~1346℃。

    2.2相变点

    2.3热导率(表2-1)

    2.4电阻率(表2-2)

    θ/℃

    100

    200

    300

    400

    500

    c/[J/(kg・℃)]

    377

    403

    440

    482

    503

    θ/℃

    600

    700

    800

    900

    c/[J/(kg•℃)]

    545

    587

    608

    629

    2.5热扩散率

    2.6比热容(表2-3)

    2.7线膨胀系数(表2-4)

    2.8密度

    p=8.40g/cm。

    θ/℃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500


    11.27

    12.71

    13.24

    13.50

    14.00

    θ/℃

    20〜600

    20〜700

    20〜800

    20〜900


    14.48

    15.10

    15.74

    16.67

    2.9磁性能

    合金无磁性。

    2.10弹性性能(表2-5)

    2.11化学性能

    2.11.1抗氧化性能

    合金在空气介质中,不同温度试验100h的氧化速率见表2-6。

    表2-5

    θ/℃

    2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ED/GPa

    220

    218

    213

    204

    197

    193

    183

    175

    167

    155

    E/GPa

    196

    162

    147

    142

    127

     

    θ/℃

    900

    1000

    1100

    100h的氧化速率/[g/(m2-h)]

    0.1000

    0.3320

    0.7090

    2.11.2耐腐蚀性能

    3力学性能

    3.1 供货技术标准

    3.1.1技术标准规定的性能(表3-1)

    表3-1

    标准名称

    品种

    状态

    θ/℃

    拉伸性能

    持久4

    生能①

    室温硬度

    HBS

    σb/MPa

    δ5/%

    ψ/%

    σ/MPa

    τ/h


    2

    GB/T14993

    GJB1953A

    热轧棒

    标准热处理

    800

    665

    5.0

    8.0

    196

    50

    341—269

    850

    (245)

    (100)

    HB5198

    800

    665

    6.0

    10.0

    196

    50

    850

    (245)

    (100)

    ①持久性能初次检验不合格时,按括号内规定的指标计

    进行重复试验。

    3.1.2生产检验数据、基值和设计许用值表(3-2)

    表3-2(未展现数据可与墨钜人员索取)

    取样

    热处理

    θ/℃

    σb/MPa

    σp0.2/MPa

    δ5/%

    ψ/%

    样本大小

    n

    S

    —3cr

    A

    B

    *

    *

    s

    *

    S

    *

    热轧棒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

    标准热处理

    20

    985

    1020

    1060

    1181

    708

    26

    24

    600

    880

    910

    950

    1071

    645

    25

    27

    650

    870

    900

    940

    1037

    645

    22

    24

    700

    830

    855

    895

    995

    645

    18

    20

    750

    760

    785

    820

    911

    645

    16

    19

    800

    665

    650

    675

    705

    743

    624

    5.0

    13

    8.0

    15

    102

    850

    495

    515

    535

    611

    562

    19

    27

    800①

    665

    685

    705

    735

    777

    5.0

    18

    8.0

    20

    318

    ①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弧重熔。

    3.2短时力学性能

    3.2.1硬度

    3.2.1.1热轧棒标准热处理状态,统计112炉的室温硬度平均值为HBS306[11]o

    3.2.1.2热轧棒经不同固溶处理,室温硬度见图3-1;经不同时效处理,室温硬度见图3-2。

    3.2.2冲击性能

    3.2.2.1热轧棒经不同冶炼工艺,不同温度的冲击韧性见图3-3。

    3.2.2.2热轧棒经700℃和800℃长期时效后,不同温度的冲击韧性见表3-3。

    3.2.2.3热轧棒含不同量的硅元素,室温冲击韧性见图3-4。

    表3-3[3]

    冶炼工艺

    取样/mm

    θ/℃

    经以下制度时效,OKu/(kJ/m2)

    700℃*τ/h

    800℃*τ/h

    200h

    400h

    600h

    800h

    l000h

    200h

    400h

    600h

    800h

    l000h

    真空感应炉

    +电渣

    d22热轧棒标准热处理

    700

    430

    490

    420

    490

    370

    420

    510

    540

    510

    490

    800

    540

    550

    510

    550

    530

    520

    590

    590

    580

    510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700

    510

    490

    450

    450

    490

    650

    530

    630

    620

    610

    800

    730

    620

    670

    590

    640

    530

    660

    620

    610

    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孤

    700

    510

    510

    490

    520

    470

    510

    480

    470

    500

    540

    800

    530

    490

    520

    500

    490

    530

    550

    510

    490

    3.2.3压缩性能

    3.2.4扭转性能

    3.2.5剪切性能

    图3-3热轧棒不同温度的冲击韧性

    图3-4热轧棒含不同硅含量,室温冲击韧性⑴试样经标准热处理

    3.2.6拉伸性能

    3.2.6.1热轧棒经不同熔炼工艺,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曲线见图3-5。

    3.2.6.2热轧棒不同温度的平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见图3-6,屈服点至断裂的拉伸曲线见图3-7.

    3.2.6.3热轧棒经700℃和800℃长期时效,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见表3-4;经700℃和800℃长期应力时效,800℃的拉伸性能见表3-5。

    3.2.6.4Ⅱ级涡轮叶片毛坯取样,800℃的拉伸性能见表3-6.

    图3-6热轧棒不同温度的平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⑷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试样经标准热处理

    图3-5热轧棒经不同熔炼工艺,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曲线

    图3-7热轧棒不同温度屈服点至断裂的拉伸曲线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

    表3-4(未展现数据可与墨钜人员索取)

    取样/mm

    时效规范

    θ/℃

    真空感应炉+电渣

    非真空感应炉+电渣

    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

    θ/℃

    t/h

    σb/MPaa

    δ5/%

    ψ/%

    σb/MPaa

    δ5/%

    ψ/%

    σb/MPaa

    δ5/%

    ψ/%

    d22

    热轧棒标准

    热处理

    20

    1089

    16

    17

    1167

    24

    23

    800

    100

    1177

    23

    22

    1187

    25

    23

    300

    1167

    23

    23

    1177

    22

    23

    500

    1147

    22

    25

    1157

    20

    19

    1000

    1157

    22

    22

    1177

    25

    24

    200

    700

    26

    25

    1000

    26

    26

    1020

    21

    21

    400

    1010

    24

    24

    991

    34

    29

    971

    28

    26

    600

    1000

    22

    26

    971

    32

    28

    1010

    24

    23

    800

    991

    23

    22

    961

    36

    27

    1040

    25

    24

    1000

    23

    981

    31

    32

    981

    28

    27

    200

    800

    726

    22

    25

    736

    726

    21

    25

    400

    716

    24

    28

    716

    21

    29

    716

    25

    27

    600

    716

    23

    30

    706

    23

    34

    706

    29

    28

    800

    706

    27

    30

    696

    25

    33

    706

    26

    23

    1000

    696

    30

    31

    687

    31

    36

    696

    29

    31

    700

    200

    700

    1108

    15

    16

    1049

    14

    17

    1108

    17

    18

    400

    1098

    15

    18

    1059

    19

    19

    16

    600

    1089

    17

    18

    1059

    13

    14

    1098

    800

    1079

    16

    19

    1069

    16

    16

    1089

    14

    1000

    1059

    20

    1069

    20

    24

    13

    17

    200

    800

    804

    26

    775

    23

    26

    824

    18

    18

    400

    824

    22

    24

    804

    19

    21

    834

    22

    21

    600

    814

    22

    24

    775

    21

    25

    804

    17

    19

    800

    814

    24

    24

    794

    22

    23

    745

    19

    20

    1000

    804

    24

    27

    784

    21

    26

    726

    20

    20

    表3-5

    取样/mm

    应力时效规范

    θ/℃

    真空感应炉+电渣

    非真空感应炉+电渣

    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

    θ/℃

    σ/MPa

    t/h

    σb/MPa

    δ5/%

    ψ/%

    σb/MPaa

    δ5/%

    ψ/%

    σb/MPaa

    δ5/%

    ψ/%

    d22热轧棒标准热处理

    700

    294

    200

    800

    765

    19

    19

    736

    22

    23

    755

    18

    20

    400

    775

    22

    22

    745

    18

    18

    765

    16

    23

    600

    765

    22

    22

    765

    18

    19

    800

    755

    21

    24

    716

    13

    14

    745

    20

    25

    1000

    745

    22

    24

    706

    5

    12

    785

    19

    23

    800

    196

    200

    745

    14

    16

    765

    13

    14

    785

    12

    17

    400

    726

    13

    15

    716

    10

    8

    745

    15

    11

    600

    716

    12

    15

    696

    6

    10

    736

    14

    14

    800

    706

    13

    16

    647

    11

    726

    14

    12

    1000

    696

    14

    17

    716

    12

    12

     

    叶片毛坯热处理

    取样/mm

    800℃拉伸

    样品数量/根

    σb/MPa

    δ5/%

    ψ/%

    标准热处理

    叶片桦头,d9棒试样

    732〜790

    8.7〜30.0

    13.5〜28.8

    8

    叶身,81.0板试样

    696—775

    6.0〜28.2

    8

    3.3持久和蠕变性能

    3.3.1持久性能

    3.3.1.1热轧棒不同温度和时间、光滑和缺口持久极限见表3-7。

    3.3.1.2棒材供应状态,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秒计持久极限见表3-8。

    3.3.1.3热轧棒不同温度的持久应力-寿命曲线见图3-8,持久热强参数综合曲线见图39。

    3.3.1.4热轧棒经700℃和800℃长期时效,700℃和850℃的持久性能见表3-9。

    3.3.1.5II级涡轮叶片毛坯取样.850℃的持久性能见表3-10。

    表3-7

    取样/mm

    θ/℃

    光滑试样σt/h/MPa

    缺口试样®,σt/bh/MPa

    σ100

    σ200

    σ300

    σ500

    σl000

    σ2000

    σ100H

    d22热轧棒

    700

    471

    441

    412

    333

    214

    284

    ≥377

    1190℃*2h/AC

    800

    275

    265

    206

    186

    167

    137

    ≥275

    +1050℃*4h/AC

    850

    186

    167

    118

    98

    83

    +800℃*16h/AC

    900

    127

    98

    ①缺口半径r=0.5mm.

    表3-8

    取样

    θ/℃

    σt/sMPa

    σ10

    σ60

    σ120

    σ180

    σ300

    棒材

    供应状态

    20℃,σb=1165MPa

    700

    990

    940

    935

    930

    915

    800

    810

    760

    720

    685

    660

    900

    660

    590

    540

    450

    470

    1000

    440

    350

    310

    300

    295

    表3-9

    取样/mm

    时效规范

    θ/℃

    σ/MPa

    真空感应炉+电渣

    非真空感应炉+电渣

    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

    θ/℃

    t/h

    σb/MPa

    δ5/%

    ψ/%

    σb/MPa

    δ5/%

    ψ/%

    σb/MPa

    δ5/%

    ψ/%

    d22热轧棒标准热处理

    700

    200

    700

    471

    370

    6

    15

    300

    5

    8

    600

    12

    18

    400

    365

    10

    15

    250

    5

    6

    450

    14

    17

    600

    350

    12

    16

    190

    5

    8

    750

    12

    17

    800

    0

    850

    196

    101

    14

    81

    11

    100

    74

    14

    80

    10

    300

    80

    16

    88

    7

    500

    70

    13

    81

    10

    1000

    65

    12

    50

    13

     

    取样/mm

    叶片毛坯热处理

    θ/℃

    σ/MPa

    τ/h

    δ5/%

    样品数量/根

    叶片桦头,d9棒试样

    标准热处理

    850

    196

    51〜137.5

    8

    叶身,δ1.0板试样

    51〜84.7

    5.33—5.78

    8

    图3-8热轧棒不同温度的持久应力-寿命曲线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

    3.3蠕变性能

    热轧棒不同温度100h的蠕变极限见表3-llo不同温度和应力的蠕变曲线见图3-10〜图3-13。热轧棒经不同熔炼工艺,800℃、226MPa、100h的蠕变性能见表3-12。

    棒材供应状态,1000℃的秒计蠕变极限见表3-13。

    表3-11

    取样/mm

    热处理

    θ/℃

    100h、εt=0.2%σ/MPa

    500h、εp=0.2%,σ/MPa

    d22

    热轧棒

    1190℃*2h/AC+1050℃*4h/AC+800℃*16h/AC

    700

    294

    392

    284

    800

    167

    216

    127

    830

    147

    177

    850

    137

    157

    98

    图3-10热轧棒700℃不同应力的蠕变曲线⑹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

    图3-11热轧棒800℃不同应力的蠕变曲线⑹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

    表3-12

    熔炼工艺

    取样/mm

    热处理

    800℃、226MPa,l00h的蠕变性能

    εt/%

    εe/%

    εp/%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d22

    热轧棒

    1180℃*2h/AC+1050℃*4h/AC

    +800℃*16h/AC

    0.2319〜

    0.3857

    0.0952〜

    0.1356

    0.1035〜

    0.2579

    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弧

    1170℃*2h/AC4-1050℃*4h/AC

    +800℃*16h/AC

    0.3029〜

    0.4200

    0.1173〜

    0.1560

    0.1586〜

    0.2843

    电弧炉+电渣

    1190℃*2h/AC+1050℃*4h/AC

    +800℃*16h/AC

    0.1148

    真空感应炉

    +电渣

    1170℃*2h/AC+1050℃*4h/AC

    +800℃*16h/AC

    0.1930〜

    0.3570

    0.0081〜

    0.2543

    表3-13

    取样

    θ/℃

    在以下时间、eρ=0.5%,σ/MPa

    在以下时间eρ=l%,σ/MPa

    10s

    60s

    120s

    10s

    60s

    120s

    180s

    300s

    棒材,供应状态

    20℃,σb=1165MPa

    1000

    190

    150

    135

    200

    170

    155

    145

    130

    3.4疲劳性能

    3.4.1高周疲劳

    3.4.1.1热轧棒不同温度的弯曲光滑和缺口疲劳极限见表3-14,纯弯曲疲劳S-N曲线见图3-14。

    3.4.1.2热轧棒经不同熔炼工艺,700℃和800℃弯曲光滑和缺口疲劳极限见表3-15。

    3.4.1.3热轧棒经700℃长期时效,700℃、294MPa士245MPa的高频振动疲劳寿命见图3-15。

    1.4II级涡轮叶片服役前后,整体叶片的室温振动疲劳寿命对比曲线见图3-16。

    表3-14

    取样/mm

    热处理

    θ/℃

    在以下N.周,σ-1/MPa

    在以下Nt/周,σ-1H/MPA





    d22

    热轧棒

    1190℃*2h/AC

    +1050℃*4h/AC

    +800℃*16h/AC

    20

    333

    600

    324

    294

    275

    700

    363

    343

    304

    800

    324

    304

    275

    157

    850

    255

    245

    216

    ①缺口半径r=0.5mm;Kt=2.33。

    表3-15

    熔炼工艺

    取样/

    mm

    热处理

    θ/℃

    σ-1/MPa

    Nt/周

    σ-1/MPa

    Nt/周

    非真空感应炉

    +电渣

    热轧棒

    1180℃*2h/AC

    +1050℃*4h/AC

    +800℃*16h/AC

    700

    363


    255


    700


    275


    800

    353



    电弧炉

    +电渣

    1190℃*2h/AC

    +1050℃*4h/AC

    +800℃*16h/AC

    700

    363


    275


    真空感应炉

    +电渣

    1170℃*2h/AC+1050℃*4h/AC+800℃*16h/AC

    700

    363



    真空感应炉

    +真空电弧

    1170℃*2h/AC

    +1050℃*4h/AC

    +800℃*16h/AC

    700

    363


    275


    800

    353


    284


    ①缺口半径r=0.75mm。

    图3-14热轧棒不同温度的纯弯曲疲劳S-N曲线

    3.4.1.5

    图3-16服役前后整体叶片室温振动疲劳寿命对比曲线幻新叶片.经标准热处理;服役叶片,经标准热处理+服役400h

    3.4.2低周疲劳

    3.4.3特种疲劳

    热轧棒经不同冶炼工艺,不同循环温度的冷热疲劳性能见表3-16.

    表3-16

    熔炼方法

    取样/mm

    热处理

    θ/℃

    试样约束程度K/%

    至断裂,N/周

    非真空炉

    d22

    热轧棒(未展现数据可与墨钜人员索取)

    1190℃*2h/AC

    +1050℃*4h/AC

    +800℃*16h/AC

    800⇄200

    64

    1900

    800⇄400

    65

    4500

    真空电弧炉

    800⇄200

    65

    >5000

    850⇄200

    65

    2310

    850⇄425

    65

    >5000

    3.4.4裂纹扩展速率

    3.4.5断裂韧度

    3.4.6松弛性能

    4工艺性能与要求

    4.1成形工艺与性能

    4.1.1铸锭装炉温度<700℃,开坯加热温度1140℃〜1160,终锻温度≤1000℃;轧制加热温度为1150℃〜1180℃,开轧温度>1100℃,终轧温度不低于1020℃.再结晶图见图4-1.

    4.1.2模锻预热温度800℃〜850℃,叶片模锻加热温度1150℃〜1170℃,各火次终锻温度不低于1060℃.从出炉至模锻时间推荐为2s。在顶锻模内模锻时每一火次的总变形量为:锁根部分约15%,叶尖部分约45%〜50%;(未展现数据可与墨钜人员索取)

    图4-1合金的再结晶图

    在终锻模内模锻时每—火次变形量:锁根部分约18%〜20%,叶尖部分约30%〜35%。

    4.1.3叶片坯料可以采用高速锤挤压成形工艺。

    工艺性能

    4.3焊接性能

    4.4零件热处理工艺

    最终成品叶片应进行消除应力回火,规范为:氩气中,950℃*2h/FC—700℃/AC+800℃*8h/AC。

    4.5表面处理工艺

    4.6切削加工与磨削性能

    无特殊要求。

    5组织结构

    5.1相变温度

    5.2时间-温度-组织转变曲线

    典型组织

    合金热轧棒经标准热处理后晶粒度1〜3级,在γ基体上弥散析出γ'相,晶界上有少量的M23C6和M6C型碳化物,晶内有块状的MC型碳化物(图5-1)。合金经800℃、118MPa、5079h持久试验后,晶内相长大,晶界略有粗化。γ'相是主要强化相,呈球状,平均尺寸约为100nm,化学组成式为(Ni0.97Cr0.02Vo.01)3.05(Al0.56Ti0.27W0.08Cr0.08Mo0.02),晶格常数为0.3572nm〜0.3575nm,ω(γ')约占合金的20%。经800℃*(500~1000)h时效后,相进—步析出(图5-3),ω(γ')约占合金的23%;M23C6和M6C主要沿晶界呈链状析出,ω(M23C6+M6C)约占合金的0.7%;—次MC呈块状在晶内沿轧向分布,ω(MC)约占合金的0.2%,化学组成主要为TiC或Ti(CN)。在800℃期时效过程中,MC分解为M23C6。

    参考文献

    [1]沈阳航空发动机公司.关于GH37合金涡轮叶片加工掉块分析报告.1974.

    [2]-

    [3]大冶钢厂.GH37合金不同冶炼工艺的全面性能技术报告.1973.

    [4]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用材料数据手册[M].第1册.1990:586-601.

    [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手册:耐热钢及合金[M].1965:381-389.

    [6]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应用手册:第4卷.变形热强钢和高温合金[M].1996:215-228.[7]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高温合金学术委员会编.高温合金手册[M].1972:583-601.

    [8]上海冶金工业局.GH37合金技术报告.1965.

    [9]图谱编写组.高温合金金相图谱[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124-126.

    [1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GH37合金加工性能技术报告.1962.

    [11]王家正,刘吉祥.GH4037[M]//《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2卷.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260-271.

    [12]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GH4037粗晶条带叶片试验分析报告.1995.

    [13]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GH37合金叶片疲劳性能试验报告.1967.

    [14]钢铁研究总院.航空材料手册:热强钢及合金[M].1967:1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