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墨钜特殊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专注特殊钢材10载以上
专业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钴基合金、精密合金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472787990
021-67899882

高温合金GH/NS

GH2018
GH3652高温合金
材料:GH3652
交期:30天
描述:GH3652是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在固溶状态下使用,使用温度在1100°C以下。合金具 有优异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中等的拉伸和持久强度,良好的成形工艺和机加工性能,组织稳定性好。 适于制作在1100°C以下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室和隔热板等部件。在民用工业领域,可用于制作1200°C以下 使用的高温装置零部件。主要产品有热轧和锻制棒材、热轧和冷轧薄板、带材和锻件等。
规格:板,棒,带,线,管,可定制
在线咨询
  • 产品详情

    GH3652高温合金

    1合金介绍(如需要图表可与13472787990联系)
    1.1概述
    GH3652是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在固溶状态下使用,使用温度在1100°C以下。合金具 有优异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中等的拉伸和持久强度,良好的成形工艺和机加工性能,组织稳定性好。 适于制作在1100°C以下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室和隔热板等部件。在民用工业领域,可用于制作1200°C以下 使用的高温装置零部件。主要产品有热轧和锻制棒材、热轧和冷轧薄板、带材和锻件等。
    1.2应用概况及特性
    合金已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及加力燃烧室零部件(如喷嘴罩、盒套、扩散器和隔热屏等),批产 和使用情况良好。
    合金在800°C以上冷热交变的条件下,有产生裂纹的倾向。
    1.3材料牌号
    GH3652(GH652)。
    1.4相近牌号
    XH70IO、3H652(俄)。
    1.5材料技术标准
    GB/T 14992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HB/Z 140航空用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
    QJ/DT 01.73023航空用GH652合金热轧和冷轧薄板
    GY 05-014 GH652合金棒材技术条件
    Q/GYB 05005 GH3652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
    1. 6 熔炼工艺
    釆用非真空感应炉、或非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或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或非真空感应炉+真空 电弧重熔等熔炼工艺。
    1.7 化学成分
    摘自GB/T 14992,添加元素有区别的摘自QJ/DT 01.73023,见表1-1。
    表1-1

    元素

    c

    Cr

    Ni

    Al

    Fe

    Ce

    质量分数/%

    ≤0. 10

    26. 50〜28. 50

    2. 80 — 3. 50

    ≤1.0

    ≤0. 030

    元素

    Mg①

    Mn

    Si

    P

    S

    质量分数/%

    ≤0.03

    ≤0. 30

    ≤0. 80

    ≤0.020

    ≤0. 020

    ①QJ/DT 01.73023规定添加的元素,另外规定合金中允许加入w(Ti)<0. 20% ,w(Nb)<0. 20% „

    1. 8 热处理制度

    HB/Z 140.QJ/DT 01.73023和文献[4],合金在固溶状态使用,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热轧和锻制棒材、锻件,(1150〜1200)°C *(40〜60)min/AC。
    热轧和冷轧板材,(1080〜1200)°C/AC;
    冷轧带材,(1100〜1130)°C/AC。
    1.9 品种规格与供应状态
    摘自 QJ/DT 01. 73023,GY 05-014 和 Q/GYB 05005o
    1.9. 1主要规格(如需要图表可与13472787990联系)
    D10mm-300mm热轧和锻制棒;S4mm~14mm热轧板;S<4mm冷轧薄板和带材;d0. 3mm〜10mm焊丝。
    1.9.2供应状态
    棒材不经热处理,以热轧或锻造状态供应;板材经固溶+碱酸洗+平整+矫直+切边后供应;软态带 材经固溶十酸碱洗+切边后成卷供应,釆用光亮固溶处理后,可不经酸碱洗供应;硬态带材以冷轧+退火 +抛光+切边后成卷供应,釆用光亮退火处理后,可不经抛光供应;焊丝以或半硬状态供应。
    2物理、弹性和化学性能冷拉状态、或经热处理+酸洗。
    2. 1 熔化温度范围
    1355°C 〜1380°C。
    2.2相变点
    2.3热导率(表2-1)
    2.4电阻率
    2.5热扩散率
    2.6比热容
    2.7线膨胀系数(表2-2)
    2.8密度
    p=7. 97g/cm3。
    2.9磁性能
    合金无磁性。
    2. 10 弹性性能(表2-3)

    θ/°C

    25

    100

    200

    300

    400

    λ/[W/(m • °C)]

    11.7

    12.6

    13.8

    15. 5

    17.2

    θ/°C

    500

    600

    700

    800

    900

    λ/[W/(m • °C)]

    18. 9

    20. 1

    23.0

    24. 7

    26. 8

     

    θ/°C


    θ/°C


    20 〜100

    12. 34

    20 〜500

    14. 13

    20 〜200

    12. 91

    20 〜600

    14.47

    20 〜300

    13. 42

    20 〜700

    14. 95

    20 〜400

    13. 91

    20 〜800

    15.94

     

    θ/°C

    20

    100

    200

    300

    400

    E/GPa

    191

    182

    173

    166

    156

    θ/°C

    500

    600

    700

    800

    E/GPa

    147

    137

    118

    94

     

    θ/°C

    在以下试验时间,氧化速率/[g/(m2 - h)]

    20h

    40h

    60h

    80h

    100H

    1000

    0. 1775

    0. 0950

    0. 0680

    0.0538

    0.0460

    1100

    0.3495

    0.2138

    0. 1563

    0.1261

    0. 1121

    1200

    1.0850

    0. 6650

    0. 5417

    0.4388

    0. 3670

    2. 11 化学性能(如需要图表可与021/6789、8711联系)
    2.11. 1抗氧化性能
    合金在空气介质中,不同温度试验不同时间的氧化速率见表2-4;1100°C和1200°C不同试验时间的氧 化速率曲线分别见图2-1和图2-2o
    2.11.2 耐腐蚀性能
    3力学性能
    3. 1 供货技术标准
    3. 1. 1技术标准规定的性能(表3-1)
    表3-1

    标准号

    品种

    热处理

    θ/°C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σb/MPa

    δ5/%

    ψ/%

    σ/MPa

    τ/h

    δ5/%

    Q/GYB 05005
    GY 05-014

    热轧棒 锻棒

    (1150~1200)°C *lh/AC
    (供应状态)

    20

    ≥735

    ≥30. 0

    ≥40

    900

    ≥145

    ≥30. 0

    ≥40

    29

    ≥100

    实测

    49

    实测

    实测

    QJ/DT01. 73023①

    冷轧板
    热轧板

    (1080 〜1200)°C/AC
    (供应状态)

    20

    ≥735

    ≥30

    900

    ≥147

    ≥20

    29.4

    ≥100

    实测

    ①持久试验时间超过30h后,可每隔8h~10h加载lOMPa直至拉断。

    3.1.2生产检验数据、基值和设计许用值

    3.2短时力学性能
    3.2. 1硬度
    3. 2.2 冲击性能
    3. 2.3压缩性能
    3. 2. 4 扭转性能
    3.2.5剪切性能
    3. 2.6拉伸性能
    3.2.6. 1热轧棒经不同固溶处理,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见表3-2。
    3. 2. 6.2冷轧板经不同固溶处理,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见表3-3。
    3.2. 6. 3热轧棒经1000°C长期时效,室温和900°C的拉伸性能见表3-4。
    表 3-2

    取样/
    mm

    固溶/AC

    θ/°C

    σb/MPa

    σp0.2

    δ5/%

    ψ/%

    取样/
    mm

    固溶/AC

    θ/°C

    σb/MPa

    σp0.2

    δ5/%

    ψ/%

    θ/°C

    t/min

    θ/°C

    t/min

    d22 热轧棒 非真空 熔炼

    1100

    60

    20

    860

    520

    42

    44

    d22 热轧棒 非真空 熔炼
    (如需要图表可与021/6789、8711联系)

    1150

    40

    1000

    106

    82

    67

    700

    610

    448

    14

    21

    1150

    50

    20

    870

    42

    54

    800

    460

    380

    16

    19

    900

    141

    114

    94

    900

    141

    116

    94

    1150

    60

    900

    162

    76

    75

    1000

    109

    90

    71

    1200

    30

    20

    812

    472

    55

    56

    1150

    30

    20

    800

    410

    42

    55

    700

    606

    437

    14

    21

    900

    147

    100

    110

    80

    800

    446

    370

    15

    24

    1150

    40

    20

    860

    445

    46

    56

    900

    170

    115

    94

    700

    514

    348

    13

    24

    1000

    112

    110

    89

    800

    383

    306

    18

    19

    1200

    40

    20

    780

    400

    49

    48

    900

    130

    97

    58

    78

    表 3-3

    取样/ mm

    θ/°C

    σb/MPa

    σp0.2

    δ5/%

    取样/ mm

    θ/°C

    σb/MPa

    σp0.2

    δ5/%

    S1. 5
    冷轧板 非真空熔炼 1200°C/AC

    20

    735〜834

    45 〜50

    S1.5
    冷轧板 非真空熔炼 1100°C/AC

    20

    880

    480

    35

    700

    412

    10

    200

    880

    490

    37

    800

    353

    14

    300

    760

    370

    37

    900

    147

    50

    500

    730

    360

    35

    1000

    78

    55

    700

    480

    320

    37

    1100

    39

    79

    900

    225

    170

    38

    1200

    20

    136

    1000

    145

    50

    1100

    88

    61

    表3-4

    取样/mm

    时效规范

    室温拉伸

    900°C拉伸

    θ/°C

    t/h

    σb/MPa

    σp0.2

    δ5/%

    ψ/%

    σb/MPa

    δ5/%

    ψ/%

    d22
    热轧棒 非真空熔炼
    1150°C*40min/AC

    860

    445

    46

    56

    144

    84

    71

    1000

    100

    860

    422

    46

    63

    172

    82

    76

    200

    885

    452

    44

    62

    177

    66

    70

    500

    885

    470

    45

    62

    188

    92

    74

    3. 3持久和蠕变性能

    3.3.1持久性能
    3.3. 1.1冷轧板经不同熔炼工艺,800°C和900°C不同时间的持久极限见表3-5。
    3.3. 1.2热轧棒经不同固溶处理,800°C和900°C的持久性能见表3-6。
    3. 3. 1. 3 热轧棒经1000°C长期时效,900°C、30MPa的持久性能见表3-7。
    表 3-5(如需要图表可与021/6789、8711联系)

    取样/mm

    θ/°C

    σt/h / MPa

    取样/mm

    θ/°C

    σt/h / MPa

    σ5O

    σ100

    σ500

    σ50

    σ100

    σ200

    S1.5冷轧板 非真空熔炼 1200°C/AC

    800

    98

    78

    S1.5冷轧板
    非真空熔炼+电渣重熔或真空电弧重焰
    1200°C/AC

    800

    98

    900

    39

    29. 4

    900

    39

    29. 4

    32

    表 3-6 

    取样/mm

    热处理

    θ/°C

    σ/MPa

    t/h

    δ5/%

    ψ/%

    D22 热轧棒 非真空熔炼

    1100°C *60min/AC

    800

    98

    133

    12.8

    900

    30

    132

    25

    1150°C*30min/AC

    900

    30

    >250

    900

    49

    16.83

    79

    1150°C*40min/AC

    900

    49

    20. 92

    49

    60

    1200°C*30min/AC

    800

    98

    165

    900

    30

    125

    39

    1200°C*40min/AC

    900

    49

    38. 95

    50

    45

    注:1. 800°C、98MPa、100h 后,每隔 10h 加载 l0MPa 至拉断。
    2. 900°C、29. 5MPa、100h 后,每隔 10h 加载 l0MPa 至拉断。

    3.3.2蠕变性能

    冷轧板经不同固溶处理,不同温度、 100h的蠕变极限见表3-8。
    3.4 疲劳性能
    3.4. 1高周疲劳
    3.4.2低周疲劳
    3.4.3特种疲劳
    冷轧板经不同冶炼工艺,涂层和未涂层试样、不同循环温度的冷热疲劳性能见 表 3-9。
    3.5 裂纹扩展速率
    3. 6 断裂韧度
    3.7 松弛性能

    取样/mm

    时效规范

    900°C、30MPa 持久

    cl22 热轧棒 非真空熔炼 1150°C*40min/AC

    θ/°C

    t/h

    τ/h

    δ5/%

    135.87

    58.4

    1000

    100

    111.43

    68.0

    200

    125.28

    58.0

    500

    116.35

    52. 6

     

    取样/mm

    热处理

    t/h

    ep/%

    在以下温度,MPa

    900°C

    1000°C

    1100°C

    冷轧板 圆柱形试样 非真空炉熔炼

    1100°C*
    (5〜10)min/ AC

    100

    5

    7. 8

    5. 9

    4.4

    1200°C*
    (5〜10)min/ AC

    24.5

    11.8

    6.9

     

    取样/mm

    熔炼方法

    涂层

    在以下循环温度、至出现0.5mm裂纹,N /周

    800°C⇋20°C

    900°C⇋20°C

    1000°C⇋20°C

    1200°C⇋20°C

    S1. 5〜1.65 冷轧板
    (1100 〜1140)°C/AC

    非真空熔炼

    70 〜75

    25 〜30

    非真空熔炼
    +电渣重熔

    100〜120

    70 〜80

    55珐琅

    140〜150

    80 〜90

    S1. 5〜1. 65
    冷轧板
    1200°C/AC

    非真空熔炼

    87

    30 〜35

    28

    26

    非真空熔炼
    +电渣重熔

    55 〜75

    40 〜50

    55珐琅

    140—150

    80 〜90

    50 〜65

    注:缺口半径r=0. lmm。(如需要图表可与021/6789、8711联系)

    4工艺性能与要求
    4. 1 成形工艺与性能
    合金铸锭锻造加热温度1140°C~1160°C,开锻温度太于1050°C ,终锻温度大于900°C;铸锭出炉后釆 用轻、快锤锻打,待产生一定变形,铸造组织被破碎后,再用重锤锻打;锻造或模锻时,一次加热的变形程度 在50%左右,对于精密模锻件建议在无氧化性介质中加热。
     4.2 工艺性能
    板材的冲压性能见表4-1。
    4.3焊接性能
    合金可用氣弧焊和接触焊焊接,效果良好。

    极限拉伸系数

    极限翻边系数

    最小弯曲半径f

    1.8-1.9

    1.5-1.55

    (1.0 〜1.2)3°

    ①3为板厚。



    S1. 5mm的板材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见表4-2。

    表 4-2

    热处理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θ/°C

    σ/MPa

    弯曲角度/(°)

    剪切强度/N

    焊接前

    焊接后

    固溶

    不热处理

    氩弧焊

    GH3044
    GH3652

    20

    785

    180


    800

    333


    900

    118


    滚焊

    20

    735


    800

    216


    900

    118


    点焊

    20

    12749

    900

    3432

    ①试样带加强焊缝。

    4. 4 零件热处理工艺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见表4-3。
    表 4-3

    热处理类型

    θ/°C

    min

    冷却条件

    中间热处理 (消除冷作硬化)

    1100〜1150

    30

    空气中、水中或喷水冷却

    最终热处理(焊接前)©

    1200

    20

    空气中

    ①对于涂珐琅零件,允许不进行焊接前(校形后)热处理。

    4.5 表面处理工艺

    取样

    时效规范

    质量分数/%

    θ/°C

    t/h


    M23 C6

    1150°C
    * 40min/ AC

    5.05

    0. 814

    1000

    100

    4.00

    1.018

    200

    5. 93

    1.010

    500

    6.08

    1. 026

    4.6 切削加工与磨削性能
    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良好,可进行车削、钻削、 铢削、磨削加工。
    5组织结构
    5.1 相变温度时间-温度-组织转变曲线
    合金经1000°C长期时效,不同时效时间析出相的数量变化见表5-1。
    5.2典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应用手册:第4卷.变形热强钢和高温合金[M],1996:477-482.
    [2]钢铁研究总院,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涡扇发动机用GH652合金技术报告.1997.
    [3]何梦波.GH652[M]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
    [4]北京: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2.455-460.
    [5]钢铁研究总院.航空材料手册[M], 1967:142-145.
    [6]编写钢铁研究总院乔雪嘤袁英
    [7]东北特殊钢集团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公司李凤艳